此次国家技术发明奖唯一的一等奖——“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”项目,发挥出的功效可谓淋漓尽致。 2015年,国内LED行业受到经济下行的冲击,但该项目的转化企业、拥有独一无二原创技术的晶能光电发展势头良好,手机闪光灯和车灯用大功率LED快速增长,出货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一,公司利润水平好于同行业企业。几天前,晶能光电(江西)有限公司又宣布,2016年将新增100台MOCVD设备,助力“南昌光谷”建设。 逆袭,靠的是“中国芯”。在世界LED产业领域,江西人自主研制的硅衬底LED芯片,已建立起从上游芯片到中游封装、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。 硅衬底LED芯片有多神奇 高标准实验室内,配套一流的空气净化系统、温湿度控制系统。巴掌大的蓝色圆形硅片上,一层层“生长”着半导体材料,2000个毫米见方的芯片整齐分布。这就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硅衬底LED芯片。 这种新型LED芯片,正渐渐走近百姓生活。2015年底,在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项目主要完成人江风益拿着一个小小的芯片告诉记者,硅衬底LED芯片的核心部件——发光层共有70多层(厚度大约4微米,是正常人体头发丝直径的1/20)。 这小小的东西有什么特殊之处?隔着厚厚的玻璃,看着硅片上闪闪发亮的芯片,记者能感受到它的神奇。 芯片最怕热,温度每升高10℃,其寿命就要减掉一半。而硅衬底的散热能力是蓝宝石的三倍以上,这样可以把工作中产生的热传给硅衬底,控制芯片的温度。如果人们把硅衬底芯片的灯放在手电筒里,可照射至100米,蓝宝石LED芯片可能只有30米,普通的光源大概就只有10米不到了。 而且,与世界上流行的蓝宝石和碳化硅衬底不同,硅衬底发光材料在单面出光器件方面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。世界上对硅衬底的研究做了40多年,最终才被江风益团队突破,并在南昌实现全球首次量产。 研发出中国的硅衬底LED技术有多重要 在硅衬底LED技术诞生之前,我国LED产业主要采用两种技术方案。一种叫做蓝宝石,一种叫做碳化硅。 LED技术作用大、应用广泛,但12年前,我国半导体照明上游产业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,功率型芯片全部依赖进口。当时,全国99%的LED企业采用的都是蓝宝石技术路线。在这一技术领域,布满了涵盖全领域的专利“地雷”。起诉方以国际大公司为主,频频发动专利战来制衡竞争对手。 |
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,谢谢。